最新网址:bi xiasheng hua.c o m “西域以北要靠治理,而不是刀枪。”

|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

朱高炽说道。

军国大事,朱棣不敢大意,也是他们父子入京以来,第一次的大动作。

事情办得好,自然不用说。

办得不好,就是给了外面口舌,别人会说他们父子也不如朱允炆,好不容易压下去的形势又会起波澜。

“治理?”

朱棣不太明白。

西域以北可不好治理,施行的是土官制,只要愿意归顺大明,保持边疆的安宁,双方就互通物资往来。

朱高炽采取的是明朝在云贵的管理方针,以及左宗棠的方针。

那就是治理。

“哈密并不是一个整体。”

朱棣皱眉说道:“哈密城一带是安克帖木儿的势力范围,哈密以南则属于安定卫,哈孩虎都鲁的势力范围。”

朱高炽平静的听着。

“重要的是,这些范围对他们而言并不稳固。”朱棣重重的说道。

朱高炽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样子,朱棣本人比安克帖木儿、哈孩虎都鲁他们,还要担心他们在当地的不稳。

其实朱高炽理解朱棣的心情。

最早的时候,安定卫以南,昆仑以北的阿端卫,曲先卫,随着当地互相征伐已经消退,残余势力被大明安排到了安定卫。

两百万平方公里,只有几十万人口,而征伐却连绵不绝,此消彼长,新的势力窜起,又犹如流星般的消失。

这才是大明头疼的原因。

今日刚刚吸收的土司,才熟悉了大明的规则,可过几年就被别的部落杀了,或者被自己的手下取而代之。

正如中原礼乐崩坏的时期: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同样。

部落首领当然是谁强大,谁来当,用刀剑说话,竞争颇为残酷,常年战争不止,最痛苦的莫过于当地的百姓。

包括看起来稳当的哈密城,如今哈密最大的势力,和大明已经默契了好些年。

可谁能想到他能被人毒杀,哈密一下子失去了秩序,重新大乱了起来。

用个不好听的比喻。

西方列强更希望留下大清,而不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北洋时期。

当然。

大明不是列强,大明的文明程度要高于列强,并且把哈密视为一国。

历史上哈密乱起后,鬼力赤汗吞下了哈密,派使者去应天府归顺大明,希望取代安克帖木儿在大明的称号。

朱棣回信说同为一国云云,接受了鬼力赤汗的称臣纳贡,很快让哈密的局势稳定了下来,受到最大好处的无疑是当地,从兵戈中解脱出来的百姓。

清朝不会。

闹事的,清朝会直接屠光了。

同样是治理,大明治理西南对比清朝治理西北。

清朝在屠戮了当地后,迁移了不少的汉民去当地,但是地方并没有稳定。

当地对汉民的仇视,几百年来互相对抗,清朝统治者稳坐钓鱼台。

而明朝在云贵的治理,看起来不如清朝快速有效,但同样迁移人口去云贵,而云贵最后与中原彻底绑在了一起。

哪怕在清末时,云贵也没有分离出去的大危机,不是列强没对云贵动手,而是当地没响应列强的挑逗。

这些都是明朝之功。

明朝治理矛盾,清朝挑起矛盾。

这就是区别。

像不像英国在殖民地的分化及挑拨手腕?

英国从来不希望殖民地能有发展,更希望殖民地内部对抗,才能加深他殖民统治的稳固。

真正让那片地区稳定的,是清末统治阶级控制力度下滑,以林则徐、左宗棠为代表的汉人势力。

他们采取的就是治理。

林则徐和左宗棠,为那片地区带去了生产力,短短的二十年,兴建水利开荒九百多万田亩,为当地的繁荣打下了根基。

有了所谓的“农桑辐辏,阡陌成群”。

发展才是硬道理。

才真正让那片地区与中原归心,犹如明朝在云贵的治理一样的道理。

“儿子计划在亦力把里和哈密,开垦出九百万亩农桑田,施行九万户大片井军户制度。”

“铁道即将通车,不需要二十年,只需要三年的时间。”

朱高炽笑道。

“大舅他们都派去。”

朱棣愣了愣。

徐辉祖这个大舅子,朱棣是很无语的。

他竟然不帮自己这个亲姐夫。

朱高炽并不是放弃徐辉祖。

徐辉祖的才能不庸置疑的,浪费了也可惜,去边疆发光发热,为大明立功吧。

“今年是个丰年,粮点的运行,导致国库的粮食太多了,总不能浪费掉吧。”

朱高炽严肃起来,认真的说道。

万事有利有弊。

粮点虽然让大明控制了粮食,但明初不是明末,人均田亩有巨大的区别。

粮食太多了。

粮食多了,堆积在仓库,不但是浪费,更对于经济是伤害,对粮价的稳定同样是损伤。

迁移几十万军户去亦力把里和哈密,把积粮花出去,不但扩大了田亩数量,又壮大了大片井制度,还刺激了经济的循环等等。

好处数不胜数。

“当亦力把里和哈密,与塞南一样的发展起来,人们会用脚做出选择的。”

听到儿子的计划,朱棣点了点头。

塞南行省的台吉们,犹如温水煮青蛙一样,失去了对牧民的控制,牧民们加入了当地的工业。

就跟嘉靖朝与俺达汗停止了战争,要不了几年,塞南的牧民们就放下了刀枪一样的道理。

从边疆稳定,互通开市的那天起,注定了塞南台吉们对牧民的控制力下滑。

因为人们的日子好过了,不愿意再去打仗。

没有人听台吉们的,那他们还算什么台吉。

越是与大明互通开市的地区,越是与大明和睦,越是没有得到大明互通开市的地区,越是和大明打仗,以战争逼迫大明互市。

而只要看过互市的内容,就明白互市好处的大头是大明。

不提明朝。

清朝的蒙古台吉们,各个都向晋商欠债,每年实际上在为晋商们打工。

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模式。

同样的道理。

亦力把里和哈密才多少人口,真的发展起来,地方的首领根本无力阻挡。

人们希望过好日子,这就是人性。

洪武二十六年。

其余物资不计,粮税总额高达,米两千四百七十二万九千四百五十石,麦四百七十一万两千九百石。

洪武三十一年。

北方十一行省和一地区,以及应天府征收的粮食不可计数,按照征收的比例,高达米两千九百二十六万八千五百二十石,麦七百三十九万五千二百石。

增加米四百五十三万九千零七十石,麦两百六十八万二千三百石。

其余牲畜渔豆不计。

米麦五年间的税收,合记增加了七百二十二万一千三百七十石。

各仓爆满,堆积到仓外犹如山。

地方官仓爆满。

北方十一行省和一地区的官府都向朝廷送来了喜报。

在洪武三十一年的年关。

结束了从宋朝以来,需要南方供应北方粮食的历史,也让粮食产量产生了海量的富余。

同时。

在新军撤离哈密的半年后,嘉峪关向应天府传来了急报。

安克帖木儿被鬼力赤汗毒害。

鬼力赤汗南下哈密,攻破了哈密城,哈孩虎都鲁率安定卫征伐鬼力赤汗大败而归。

脱脱只得几十骑逃脱,投奔嘉峪关寻求保护。

整个哈密一下乱了起来,嘉峪关也失去了与亦力把里的联系,脱脱请求嘉峪关新军出关,击败鬼力赤汗为他的叔叔报仇。

“年后吧。”

朱棣说道。

现在年关,谁有心思去打仗,怎么也得开春后在出征。

年关。

无数的人忙碌着。

在大明税收得到历史新高的这天,并不代表大明就没有了穷人。

“需要三十万青壮?”

朱元璋听到朱高炽报出的数字,一时间怀疑自己听错了。

“是的。”

朱高炽肯定的说道。

“新军你们安排了多少?”

“五万。”

朱棣笑道。

朱元璋看傻子一样的盯着朱棣。

亦力把里和哈密,总共才几十万人口,平鬼力赤需要三十五万青壮,还是出动五万新军的情况下。

“你们这是要做啥子?”朱元璋怀疑的问道。

“三十万青壮是去建设哈密和亦力把里的。”

朱元璋懂了。

这又不是稀罕事。

当年他派徐达他们北征,动不动几十万大军,除了打仗之外,就是用来留在当地增加人口,恢复生产的。

只不过时代不同了。

当初的生产力,越往北调动的人口越少。

“只怕军户不愿去啊。”

当初人们穷,能有田谁没有动力。

现在的大明,不说人人解决了温饱,可与三十年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就分田嘛,家家分个一百亩,并且永不交税。”朱棣一脸的得意。

朱元璋不以为然。

这口号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实际上左手换右手。

不过呢,吸收到对象不在只是农民,而是包括了其余人口,大家都要出钱向粮点买口粮。

这也是变相的缴税,光一个粮点的左右手,收入超过了以往大明的全部税收。

“三十万青壮最后哪怕只留下五万,他们的家人迁移过去,至少也是三四十万人,加上军队和当地的人口。”

“孙子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在当地开垦出九百万亩土地。”朱高炽解释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

然后出了宫。

今天是应天府大剧院开张的日子,他可是让李道信早早的包下了包间。

他都七十一岁了。

难道不能想点清福吗?

些许小事,儿子和孙子还要来烦他,一点孝心也没有。

人心不古。

昨天有两章被封,估计放不出来了。

(本章完)

最新网址:bi xiasheng hua.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