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bi xiasheng hua.c o m 累自然是很累。

有老朱这个工作狂在前,朱允熞当然不会放纵自己享乐。

但好在七八岁的身体精力实在是充沛。

就好像根本感觉不到累一样,而就算疲倦到了极点,一觉醒来,又能恢复如初。

这就是独属于少年的活力!

朱允熞很珍惜这种感觉,上一世他清楚的体会过精力逐步下降的感觉。

如果不趁着现在拥有如此充沛的精力和时间去建设好大明。

那等他长大之后,哪儿来的时间吃喝玩乐,纵情享乐?

如果老朱知道他心里的真实想法,只怕是会极其的无语。

朱允熞和徐妙锦看完戏之后,便各自回了自己的住处。

明日,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做呢。

…………

清晨。

朱允熞一边用着早膳,一边翻开了最新一般的百姓日报。

看着上面刊登的时事新闻和各种文章。

这是他逐渐养成的习惯。

百姓日报虽说是由他决定开办的,但内容却是由道衍和尚姚广孝负责。

具体是什么内容,朱允熞其实也并不知晓。

只知道一个大致的方向,毕竟百姓日报还是承担着很重的政治任务。

宣讲团是深入乡下潜移默化的手段,而百姓日报则是明面上释放信号的风向标。

两者相辅相成,牢牢死守宣传口。

对于宣传的重要性,朱允熞比大明的所有人都看得更明白。

什么都可以假手于人,交给别人去做,但唯独宣传这一点,朱允熞必须自己亲自把关!

所以这百姓日报,他是期期不落。

只要新的一期出来,他都会第一时间翻看,做好批注,交给姚广孝改进。

而这最新的一期百姓日报,主要内容仍是集中对全国土地进行收购,平分,整改上面。

这是朝廷近期最大的大事。

所以百姓日报也是期期都在谈论这方面的问题。

舆论宣传这个重要工具,以前一直被士绅地把控。

甚至以此来要挟皇权。

谁敢触犯他们的利益,谁就会背上千古骂名。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励精图治的帝王,想要江山图治标青史,却因为触犯既得阶层利益,触犯所谓的读书人利益,导致身后骂名滚滚。

即使强势于秦始皇,因为“焚书坑儒”,也被骂了几千年。

而百姓日报的出现,使得舆论工具第一次直接为皇权所掌握。

而不必再假手于读书人。

要知道,那些人的解读,通常是会进行扭曲的。

只挑对自己有利的说。

对自己不利的,则想尽一切办法攻击,扭曲,泼脏水。

现在,他们想泼也泼不了。

因为每期的百姓日报,都会详细的做报道,访谈,解释。

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文字,用下面的百姓,清楚的说明。

除此之外,报刊还做了大量的专访。

这是为了让其更接地气,也同样可以成为朝廷了解百姓真实想法的一个窗口。

朱允熞顺着一点点看去。

第一个是对普通农户的专访。

对于朝廷发起土地改革,这位农户是有点懵的。

不知道朝廷到底想做什么。

他倒是有知道这个消息,只是却似懂非懂,认识十分的粗浅。

同时对于朝廷的政令也没表示多少看法,只是说等具体政策下去了,看看情况。

如果是好的,那就支持。

如果是坏的,那就反对。

这种思想几乎可以代表百分之八十的农户,思想很是朴素。

能给我带来好处,那我就听你的,反之你让我过不下去了,那就反了你丫的。

很简单,却又很实在。

“大明百姓的民智,仍需加强啊……”朱允熞心中没有愚民的打算。

唯有开启民智,大明境内才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人才。

在将来世界风起云涌的变化中,占得先机。

朱允熞绝不会在明知道愚民导致下场的结果下,仍然选择愚民。

但开启民智是一件长远甚至长久的事情。

“现在唯有希望新成立的宣讲团能有所成效吧……”

朱允熞在看过宣讲团排练的新戏之后,就已经让他们下乡去了,一个村一个村的接着演过去。

同时,他还让楚王继续寻找新的戏班加入到宣讲团中来。

朱允熞许诺,对于这些加入宣讲团的戏班,日后都能脱离贱籍,如果做得好的话,甚至可以赐予他们爵位。

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权贵阶级。

自古以来,就有士农工商之分,而戏子却是连远比工匠、商人地位还要低下的贱民。

属于下九流之列。

为世人所唾弃、不耻。

特别是大明又编造了详细的黄册,籍贯皆纪录在册,你只要入了贱籍,那么你的子嗣世世代代都是贱籍。

不得科举做官,相当于是绝了上升的通道。

而现在知道有脱离贱籍的可能,这些戏子自然是干劲十足,发了疯似的去演出。

帮朱允熞办事。

 |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 而且别看戏子的身份地位低,可无论什么年代,戏子在百姓当中影响都不低。

朱允熞也算是发挥他们的最大的价值了。

除了戏子之外,还有一些人也同样属于贱籍,比如奴婢、雇工、乐户之类。

朱允熞也特别关注。

主要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属于急需的劳动力。

严格来说,大明并不缺少劳力。

但农民对于背井离乡去别的地方干活,有着天生的抵制。

在家万般好,出门寸步难。

反而是那些奴婢,雇工,乐户之类的,走四方,吃百家饭,一直在外游荡,很容易调动起来。

有了他们的为引子,才能带动农民。

看完之后,接着又看地主豪绅。

朝廷想要从普通百姓手中收田,是没有太大难度的。

毕竟百姓势单力薄,而且朝廷给你钱赎买土地,你没有反抗的理由,也没多少反抗的心思。

何必多此一举?

但地主豪绅却是有这种可能的。

将田卖给朝廷,利益非常可观!

所以这些地主心中,其实也没有那么抵触,算是痛并快乐着吧。

毕竟那可是一大笔银子!

大明初定不过数十年,地主家中,也没太多的余粮。

陡然面对如此多的银两,要说完全不心动,根本就不可能。

“看来土改的问题不大……但还是得想办法继续消除地主心中的抵触情绪。”

“现在的大明,最好是能不乱就不乱。”

朱允熞心中暗暗想着。

地主的情绪还算可以控制,朱允熞心中的担忧陡然去掉了大半。

而且不仅是百姓日报上的这位地主如此,朱允熞从各方面得知的情报皆是如此。

只是偏听则暗,兼听而明。

朱允熞并不会全然相信自己从属下那里得知的情报。

而是要多方观察,才能做出最好的判断。

否则可能就可以能因为自己某些手下想要迎合自己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好在,目前并没有出现这种状况。

看完地主的专访,朱允熞又看向佣农的专访。

这是一个完全受益的群体,原本靠着租种田地为生的佣农,既要承担高额的租子,还要承担高额的赋税。

两者相加,生活便变得困难无比。

普通百姓三年即可存下余粮,但佣农或许十年方才可能。

而这,还得是天公作美的情况下!

所以朝廷的政令一出,佣农立刻就是举双手同意。

因为一来朝廷会帮他们出面,解除原本租种土地的旧合约,二来,他们虽然拿不到钱,可却能够分到免费的土地。

从此只需要承担一项田税即可。

对他们来说,日子一下子就轻松了下来!

他们当然是再欢迎不过。

而百姓日报上的这篇专访,佣农的看法也正是如此。

对朝廷的这项政令满是期待。

同时对未来的生活,也开始充满了期待。

总的来说,土改的形势可谓一片大好,在朱允熞可以铺垫过一次的前提下,这一次暂时还没有人敢伸出手。

阻拦朝廷的政令实施。

“看来应天府和苏州府的试点,可以推行下去了!”

苏州府入选是因为这里情况最为复杂,而应天府入选,则是因为京师最好掌控。

就算出现什么变故也不怕。

朱允熞心中有了主意。

放下百姓日报。

准备参加今日的早朝,宣布土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时机已到。

无需再等!

(本章完)

最新网址:bi xiasheng hua.c o m